前言 Gustav Mahlers Kunstschaffen gehört meines Erachtens zu den bedeutendsten und interessantesten Erscheinungen der heutigen Kunstgeschichte. [...] Die Plastik seiner Instumentationskunst insbesondere ist absolut vorbildlich. — Richard Strauss, ”Gustav Mahler”, 1910 — 在我看來,馬勒的藝術創作屬於今日藝術史最重要也最有意思的現象。……特別是他的配器藝術的型塑是絕對的模範。 —理查.史特勞斯,〈馬勒〉,1910 —
在這個歷史脈絡中,世紀之交的浪漫主義復興,無異是一股顯得矛盾的暗流。1900年左右,這股暗流一方面體現在文化歐洲的「新浪漫主義」(Neuromantik)中,另一方面,由於此一特定的「德意志浪漫」(deutsche Romantik),「產生在追求權力榮耀的國家獨立性基礎上」,而被當作「德意志特質」(deutsches Wesen)來重新認識;這種說法,早在面對普法戰爭的勝利、普魯士以及現實政治家俾斯麥(Otto Eduard Leopold von Bismarck-Schönhausen, 1815-1898)主導的帝國統一,海姆所流露出的興奮之情中,可以見到。在其一部多次被再版的1908年著作《德意志浪漫》(Deutsche Romantik)中,波昂德語文學學者華澤爾(Oskar Walzel, 1864-1944)即對這個矛盾的現象,有如是的描寫:
這些渴望不僅伸向遙遠的遠方,也探回古老家鄉的傳習,回到古德意志的本質與藝術。浪漫主義者要學習如何感覺德意志,並從更深化的國族感受中,創造出更強有力的德意志特質(Deutschtum)。 II 直至今日,馬勒對《魔號》歌謠的這份喜愛都還能持續傳達給聽眾。然而,在當時的文學歷史背景下,馬勒對《魔號》的興趣出現的時間點,則顯得不是太早就是太晚。這個背後的原因,到底是在於浪漫晚期的時代?還是世紀之交的感觸?抑或是音樂感性高漲的「德意志特質」?如果一定要試著解釋的話,單從以上任何一個角度切入都難以釐清。
解答必須在其取材來源裡尋找,也就是從《魔號》古老歌謠的「聲音」(Ton)中來找尋。「聲音」建立了1800年左右的文學與音樂時代,與諾瓦利斯(Novalis)的小說與人生的概念密不可分:小說係將生命寫成書(Leben, als Buch)。音樂史上的「藝術歌曲」(Lied) 可以被看作是「德語藝術歌曲」,這絕無國族主義的意識作祟。而「藝術歌曲」一再被強調的獨特性,就是它可以被視為是「總體藝術作品」(Gesamtkunstwerk)的微型縮影;它綜合了戲劇、文字、音樂為一體。詩人從一段現有的旋律中,喚出歌謠(Lied)的文類。由這個文類出發,經由契合的音樂家,包括作曲家和詮釋者,文學與音樂水乳交融,有如陰陽互動,一個新的樂類於是誕生:鋼琴藝術歌曲(Klavierlied),由它再擴張發展出「樂團藝術歌曲」(Orchesterlied)。文學的浪漫,經由作曲家如舒伯特和舒曼,變成了音樂的浪漫。在浪漫主義的時代中,樂類的藝術歌曲,的確是一個新發明。在古修辭學裡,修辭學的發明藝術,在於一直由現有的事物與字彙堆砌而出的豐富性 (Fülle, copia)。以此觀點來看,合乎藝術的歌曲由古老旋律而來,更精確地說,是「民謠歌曲」(Liedgesänge),因之,樂類的藝術歌曲既是「發現」(Fund)也是「發明」(Erfindung)。
這套歌謠集的標題頁寫著:「少年魔號。古老德語歌謠,由亞寧與布倫塔諾收集」(Des Knaben Wunderhorn. Alte deutsche Lieder gesammelt von L. Achim von Arnim und Clemens Brentano),歌謠集提供了不容忽視的音樂事物與字彙的豐富性。全書雖然並未載有旋律,但卻被預設為人盡皆知的歌曲。1806到1808年間,歌謠集分成三冊,由海德堡(Heidelberg)的「摩爾與齊默」(Mohr und Zimmer)出版社印行。前引的副標題指出了歌謠集的方向:是要「德語」歌謠,是要「古老」的歌謠,不是要迎合時下品味的「新的」。如同格林兄弟(Gebrüder Grimm)的「民間童話」(Volksmärchen),這部曲集收錄的歌謠並不一定要源自德國,但是歌詞必須是德語,這些歌曲在德語區還必須要廣為人知且已深植傳統。至於《魔號》的歌謠是否具有「古老家鄉」或是「古德意志」的特性,還要打上一個問號,或者必須將它們重新放回其收集與出版年代的歷史背景中,做更精確的審視。 1806年,拿破崙帝國於耶拿(Jena)與奧爾斯德(Auerstedt)的戰役中,打敗普魯士。其結果引發了普魯士對大革命前的舊政治體制,進行改革,其中積極參與者包括了馮史坦(Karl Sigmund Franz Freiherr vom Stein zum Altenstein, 1770-1840)和馮哈登伯格(Karl August Freiherr von Hardenberg, 1750-1822)。1808年,歌謠集的第三冊出版。此時正值法國皇帝在其勢力的最高點;在西班牙已開始出現抵抗法國的小規模游擊戰。以政治性來說,「古老德語歌謠」的收集,可以被視為對抗法國統治的解放運動開端。